启发性教学思想及其数学案例解读
【发布时间:2017-06-15】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第七节  启发性教学思想及其数学案例解读

一、启发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基本作用,在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中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1]意思是说,善于教学的人在于诱导学生,是指引而不是强逼,是鼓励而不是压制,是启迪思想而不是完全讲解或提供答案。诱导而不强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会和谐;鼓励而不是压制,教师教的容易,学生学的轻松;善于启发而不是全都讲解或提供答案,学生就会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概括起来是说,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而“启发”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那么,何谓“启发”呢?《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启发”一词盖源于此。宋代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弄明白的时候,不要去点拨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3]这就是说,孔子遇到有人向他提出问题时,他并不立即表示自己知道很多,马上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首先从问者的疑难出发,让问者把自己的意见说出,并通过一些补充性的问题来反问,从问题的正、反两面加以反诘,借以激发提问者进一步思考,弄清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从而促使问者觉悟到合理的答案,很自然地引出问题的结论。通过“叩竭法”的运用,在问题解决中自然生成知识,是典型的孔夫子式的启发式教学。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认为,他从来都没有教给别人什么,他只不过是象一个灵魂的接生婆那样,帮助人们产生自己的思想、观点。苏格拉底在引导童奴小厮学习“比已知正方形的面积大一倍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时[4],就是通过步步反问使童奴最后陷入困惑的状态,使其自知其不知,因而力求认知,以弥补自己的不知。再通过引导性的提问,使其自己寻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产婆术”的运用,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并由此生成个体化的知识,是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启发式教学。

关于“启发”在引导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也为国内多数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有学者甚至认为,启发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启发的技巧和水平可以有高低,但是无论如何启发都是必须的,不进行启发甚至可以认为是教师的无能。”[5]把“启发”作为教学的常态化要求,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一认识是非常有远见的。

二、学习引导中的二重启发原理解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应通过启发性的帮助来实现。所谓启发性的帮助,就是要求教师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懂得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过程,逐步地诱导他们进行思维。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这种启发性的帮助应由易到难,以符合认知规律;从思维的角度来看,这种启发性的帮助应由远及近,以提高思维强度。为形象表达这一思想,下面作一草图以简略示意(如图1)。

由远及近

由易到难

 

 

 

 

 

 


图1 二重启发原理示意图

在图示中,横向是从内容的角度来看的,示意启发应“由易到难”;纵向是从思维的角度来看的,示意启发应“由远及近”。具体而言,实线台阶表示学习内容由易到难,相应的启发也应由易到难;虚线台阶表示启发由远及近,思维强度渐次递减。实线与虚线交叉“重叠”在一起,意欲表示:简单、容易的内容在启发时,距离目标的起点可远些,以提高思维强度;复杂、困难的内容在启发时,距离目标的起点可近些,以节约学习的时间。两方面合起来看,这样做显然是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启发性的帮助主要依赖于提问方式来实现。

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提问应先易后难,逐步深入,这样就能通晓义理;如果先难后易,效果就会适得其反。《礼记·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6]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现实世界是一个巨大的递阶秩序模型,即是由不同的层级构成的,每一层级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规律,同时又包含着较低层次的某些规律。启发性提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应把握递阶秩序。它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基本内容层级,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地深入思考。比如,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在启发学生寻找解题思路时,可向学生依次作出如下提问:它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的阶梯式的提问,来达到对学生启发和引导的目的。

从学生思维的角度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问应离目标远些。远离目标的提问,具有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特点,因而更有助于主体的深层认知参与。如果这样的提问过于笼统,多数学生仍然没有思路,再离目标近些进行提问,如此由远及近,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数学解题之后,问学生“你还有什么想法”,这时学生的思考可能仍不着边际;接着问“你能换一个角度考虑吗”,这时学生的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如果问“你能根据复数的意义来解答这个问题吗”,这时就几乎告诉了学生探究的思路。通常情况下,提问不宜离目标太近。提问太近,过于“露骨”,“直奔主题”,仅能满足于问题解决本身,而达不到思维培育的目的。一般而言,较难的内容提问时起点宜近些,较易的内容提问时起点可远些。当然,内容难易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难易的确定应基于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考察。

三、启发的适度性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首先应适度,不能过于直白,也不能过于含蓄。启发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学生以暗示,以此来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的目的,不当的、尤其是过度的启发则不能达到此目的。所谓暗示,依照心理学的一般解释,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为、情境等,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使人们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从而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卡耐基认为:“不论意见多么中肯,被别人强迫而接受总是不如自己提出的精辟……所以,懂得这层道理后,硬要别人接受你的意见将是很不聪明的做法,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点暗示,由他自己思考得出结论。”[7]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的意义就在于教师不是直接阐述知识,而是教师本人退居到暗示的地位,用暗示诱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感悟,促使他们在主动探究中进行自得和自化。这种暗示性的启发主要由教师采用言语的方式来施授。既可以言近而旨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话里有话或弦外有音,也可以举一而寓三,一语而多关,或进行迂回设问。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如此才能达到暗示的效果。孟子早有明训,教师“善言”是启发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他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就是说,教师要能以浅近的语言,启发开导学生去理解深刻的道理。要从眼前的事情入手,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去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掌握的知识才能更牢固。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必须适度远离目标,委婉而含蓄。所谓委婉而含蓄,指的是提问内容的一般性与提问词句的简明性。对于不委婉、不含蓄性提问的坏处,著名数学家波利亚用十分典型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做了详细剖析。[8]

“你能不能应用勾股定理啊?”当教师这样进行提问时,对学生的帮助就是太多了。它有以下几点坏处(大意):

a. 如果学生已经接近于问题的解答,他当然明白这一提问所包含的启示意义,可是他已不需要这项帮助了。反之,一个学生离开问题的解决还远得很的时候,他就很可能完全不明白这一提问的作用。因此这一提问并不能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学生。

b. 如果这一提问的启示意义是被了解了,那么,它把所有的奥秘都显露出来,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给学生做了。

c. 这一提问的启示意义太狭隘,即使学生能应用它来解决手头的这个题目,但对以后会碰到的题目他们根本没有学到什么,这一提问太不具有启发性了。

d. 就算学生懂得这提问的作用,可是他很难体会到教师凭什么会想到它的,学生本人怎样才能够独立地想到它的。看起来这提问太不自然了,这就像从一顶帽子里抓出一只兔子的戏法一样令人感到意外,它根本就不具有什么启发性。

暗示性的启发也可以由情境来施授,采取非言语的方式来进行。任何人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这是情境暗示的基本原理。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到别人的干涉或控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对象觉察到外界是有意地要说服自己时,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准备,并对说教进行挑剔,而当对象没有感到外界是有意说服自己时,则比较容易接受意见。[9]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避免因说教而带来的压力感,引导有时只需利用情境进行暗示性的启发即可。情境是以具体直观的生动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对人的影响较之抽象说教具有更大的作用。同时,情境刺激使学生自主地明白一定的内涵,并感到结论是自己亲身认识到的,而不是来自教师的具有压力的影响,因而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媒体中的相关资源,尤其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从不同角度去刺激和感染学生,以增强暗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将能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起到积极的启发作用。如在研究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特征时,就可通过对参数Aωφ的取值的不同变化,动态地反复演示相应函数的图像,启发学生感悟参数的不同变化对函数图像特征的影响。这样,通过教学情境的暗示性启发,教师实际上进行了“不言之教”。暗示不成再明讲,即使是明讲,通常也不应直接讲授现成知识,而是应讲解预备知识和探究方法。因为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明讲就意味着“越俎代庖”,就减缩甚至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四、启发的适时性策略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不仅应适度,而且要适时,即当启处启,当发处发,“启”在关键处,“发”在要害处,防止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指明了“愤”“悱”是启发的必然前提,也是启发的“应然”时刻。学生对某个问题尝试解决,但又因水平限制而无法解决,如此不断尝试、不断受阻,内心求知的欲望不断郁积,当这种郁积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时,教师就要适时疏导学生受阻的心,引导他们解决内心郁积已久的困惑。学生求知欲郁积的过程,是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求知欲郁积到饱满状态之时再进行启发,是学生在有所深思的前提下对其所作的帮助,这样自然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孔子一贯主张,只有在出现“愤怒之意”、“难成之貌”之后,这时才能去“开其意”、“达其辞”。同时,到了“愤”“悱”状态,也必需要适时启发,否则,学生的求知欲望一再受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兴趣也会减弱。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指出:“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0]他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在不该说的时候却急于说;不要在该说的时候却不说;也不要不观颜察色而盲目地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知难而进,积极进取,经过独立思考、反复探索,能基本解决所遇疑难,自行消除“愤”“悱”,无需教师启发便可自得自化,这是最理想不过的。如果通过学生的积极努力,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画龙点睛”的方式引导生产,即通过一种“点化”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疏通。“点化”时只指示目标、方法、范围和方向,而不要轻易言及具体的探究内容。这对教师而言,必须具有相当的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然而在观课和研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少教师急于学生给出一个正确答案,不断地打断学生,不停地提示;或不待学生深入思考,就赶紧“启发”:“首先是不是该……呢?”、“接下来是不是……呢?”、“然后是不是……呢?”这是一种既不适度更不适时的启发,学生尚未尽力,更未“心愤愤,口悱悱”,教师便去积极施教,这便是典型的教学越位。这种所谓的“启发”,割裂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肢解了学生的思维探究,完全背离了启发式教学的宗旨。

参考文献:

[1][6] 礼记·学记[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79.81.

[2] 论语·述而[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65.

[3] 论语·子罕[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87-88.

[4]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3-183.

[5] 涂荣豹.谈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2):4-8.

[7] 商杰,.论广告中的暗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49-153.

[8] (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M].涂泓,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23.

[9] 刘宗粤.引导的心理策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63.

[10] 论语·季氏[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