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教学科研>> 试卷评价
莆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3】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莆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套试卷的命题原则

一、试卷分析

()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范围确定为思想政治必修①必修④。

()试题特点

1、强调基础性。

命题注重基础的考核和书本知识的再现,强调主干知识的考察,重视知识考察的基础性和主干性。例如,试卷的第12891012162527293334题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2、知能并重、突出能力

试题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教材结合背景材料和时政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答案。单项选择题干扰肢增多,考查学生判断、分析、理解的能力,对思维过程的考察严密。简答式辨析题41题,既要求学生聚合在“怎样获得正确认识”这一点上,又对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第44题的综合探究题等,强调了区分度,体现了选拔性,符合福建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中“高考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要求。

3.注意知识覆盖面

整套试卷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每一单元的题量相当,既有客观性试题,也有主观性试题,这样的命题方式从一定意义上避免学生猜题押宝现象的发生,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书本知识,夯实基础。

4.体现探究性,注重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这套试卷在命题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体现探究讨论,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比较明显,第26、27、28、29题,让学生在探究回答的过程中,有了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比较突出地注意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客观题情况分析(以抽样进行分析)

1、本次期中考试一共有36个选择题,满分54分,最高得分51分,最低得分31,平均得分36.89分。

2、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有10题、14题、23题、26题、28题、31题等

主观题情况分析(以抽样进行分析)

37题为基础题,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尚可,说明了学生对教材这部分内容记忆较为清晰。答题形式较为合理,绝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回答有针对性,层次较为清楚,条理较为清晰,能按要点答题,且有适当的展开。该题总分8分,学生试卷得分在57分范围内,得分率较高。

38题为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总分12分,在答卷情况看,回答该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回答第一要点,对于第二要点联系实际加以回答的往往不够理想,本题的平均得分在810分左右,得分相对较高。

3、第39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对题中人的观点进行评析。这是一道辨析式简答题。本题最高得分6分,最低得分2分,平均得分4.09分。答案中存在的问题如下:分析能力差,找不着辨点,乱写一通。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新旧事物的含义,发展的实质等,但并没有写出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写到的同学也很少,不能有效地写出创新对新事物产生的作用,只会罗列书本知识;不能运用相关哲理结合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主次不分。如:个别答案对发展的内容分析得详细,抓不住辨题的重点。

40题从阅卷情况看,总体上区分度较好,高分者寥寥无几,大多数在78分左右,分析、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大多数学生能够回归教材回答问题,条理比较清晰,本题满分8分,学生只要能够较好地掌握书本基础知识,就能较好地回答问题,由此可见,打好基础尤为必要。

 

三、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要求与层次掌握较差,这是今后高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平时基本功训练中侧重解决的问题。

2、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文精神

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准确把握好高考方向,不能只是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善于创设新的试题情景,注重探究、体现课改,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注重过程性特点的强调。近些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在注重能力考查的同时,还注重对人文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政治教学和复习要适应这一命题趋势,更加关注对文化内容的审美和鉴赏,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精神的取向。

3、坚持把能力训练作为“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培养能力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考试知识范围”规定了考试的广度,“能力要求”则规定考试的深度。因此,在坚持基础知识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强化能力训练更是“谋分之基、创新之源”。

4、关注社会热点和地区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试题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因此平时注重把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拉近”到考生身边,注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