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1-03-15】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词语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   )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

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透过此题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到“背景”与“条件”,“原因”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领悟到“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故下面我们将原因和条件分类介绍。

(一)原因类

[词语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便就有关原因类的特定概念作必要的解释。

1、根本原因

[词语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上,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

1992年上海高考试题)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这个特定概念,抓住概念中的“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给出的四个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项AD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因为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的手工产品在质量上是很难优于英国用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的。

2、直接原因

[词语解释]  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

[应用训练]

1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2)“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此题的答案为A。到底“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如何?“导火线”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少许区别。

3、主要原因

[词语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应用训练] 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奉行:

A.“分散事权”的政策       B.“不抑兼并”的政策   

C.“守内虚外”的政策       D.养兵政策

答案:B

4、主观原因

[词语解释]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分析主观原因时,要分辨出与它对应的客观原因。

[应用训练]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干涉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解题思路]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5、客观原因

[词语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应用训练]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没有立即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原因是:

A、中共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      B、中日民族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加紧围剿苏区            D、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目的    根本目的    直接目的    主要目的

[词语解释]目的是指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它常常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所以可自行参照上面介绍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来分析“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和“主要目的”。

[应用训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解题思路]“直接目的”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根据这一概念,回忆“推恩令”的具体做法:“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也就是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正确的答案为C。但此题如果问的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那就不能简单地回忆具体做法了,还要联系背景,要揭示其深层次的因素,即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二)条件类

[词语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等。

 [应用训练1]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①中国共产党需要团结各种力量作为革命同盟军

②中国国民党在当时各政党中是“比较革命民主派”

③共产国际提出了实行国共合作的建议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组合式的单选题,该题命题角度新,知识容量大,对于选项中的①②③绝大多数考生可以选出,但对于选项中的④,许多考生由于对“条件”这一命题用语的内涵不理解,而漏选,所以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所以选项中的④“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虽然出自引言部分,但符合题干的要求,也应当选,此题正确答案为D

[应用训练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我们可参照前面已介绍的对根本原因的解释抓住“根本”一词是指“深层次的”、“最本质的”、“决定作用的”。解答此题时,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3]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要从中鉴别出哪一个为最重要的条件,就必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可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

[应用训练4]美国独立的历史必然条件:①北美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   ②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涌现了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我们必须从导致美国独立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以及民族意识的增强均是一个国家独立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所以此题的选项①、②、③合符题意,而选项④中提及的杰佛逊、华盛顿等人物虽然在美国独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只属于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历史的必然的条件,故此题的正确的答案为B

以上我们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分别进行了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命题用语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二、内部结构要素:过程、内容、表现

经过

[词语解释]所谓经过,就是指经历,过程。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如抗日战争的经过就包括了以下几部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应用训练] 2003江苏广东)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15)

[解题思路]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美国确立巩固霸主地位的经过。

答案要点:(1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参战,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主力之一;掌握了原子弹;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雅尔塔体系为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冷战初期,在西欧各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巩固了霸主地位。

内容

[词语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

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

[应用训练]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度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中国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表现

[词语解释]表现指情况、史实而言、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要点来加以表述,注意条理性、切忌东拉西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提出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要求国会向受到 “极权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提供援助,“冷战”全面开始。

实施马歇尔计划。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成立北约组织。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应用训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

[第一问的答案]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巨著,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两方科学知识。

三、评价要素: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

强调能力考查的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所以在高考命题中用语中常会接触到的以下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的词语。

(一)、结果类

1、结果

[词语解释]结果的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从词性上看,结果是中性词,在问答题中是常见的求答词。

[应用训练]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                                     [199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反对张勋复辟和祺瑞的独裁统治。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工作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2、效果

[词语解释]效果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1993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所发动的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中国,并指明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3、成果

[词语解释]成果与效果词意相当,成果更明显地肯定其好的面,即所取得的成就、成绩。从词性上看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17928月有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最重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 B.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C.召开了普选的国民公会 D.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99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

[解题思路]认真审题,明确此题要求的是对斗争成果的重要程度作出分辨,在四个备选项均为1792810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的成果情况下,如何取舍?此题限定语“最重要”的标尺是“历史地位”,某一行为产生的诸成果中,哪一个历史地位最重要,哪一个就是最重要的成果,此题的答案为D。理由是: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共和制对君主制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创立了法国此后长时期内最基本的国家形式——共和制,开始了法国政体的新的历史一页。

4、后果

[词语解释]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从词性上看,是贬义词。如: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带来什么后果呢?(答: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后果如何?(答: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战争的进程,最后英、法、美是自食其果)。虽然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但上述两例中用“后果”就要比“结果”好。

(二)性质类

性质

[词语解释]性质就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特点,根本属性。即抛开表面现象,看它的本质、特征。性质常因所指事物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不一样,如关于战争的性质,则需要着重谈这次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性的,还是反侵略性的;如问的是历史事件的性质,往往应考虑用阶级分析法,明确是哪个阶级采取的,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行动;如问的是革命的性质,就必须当以时的社会形态为出发点,从革命面临的任务,革命的领导者,革命的历史功绩方面来考虑。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应用训练1]在下列战事中,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

A.纳西比战役    B.城濮之战   C.克里米亚战争    D.雅克萨之战

[应用训练2]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应用训练3]1861年俄国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

A.是资产阶级主导的    

B.同时期世界其它地区出现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

C.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劳动力问题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

2、实质

[词语解释]实质也就是本质,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即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应用训练]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领悟“实质”的含义,它是被某种表面现象所掩盖的,其特点是隐蔽的、深刻的、稳定的,所以揭示实质就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法去认识,而是靠思维,此题考生要正确作答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1975年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的确如选项AC所述的使国民经济回升,形势好转,但这些只是被人感知的现象。选项B“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才是其深刻的,内在的本质,所以为正确答案。至于选项D实现“四化”,那是“文革”结束后的事情,所以有明显错误。

3、特点

[词语解释]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

[应用训练]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斗争比较,北伐战争一个显著特点是:(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解题思路]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与北伐战争相比较,两者斗争的对象相同都是军阀,但依靠的力量不同,此题便是要求考生在这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显著特点,北伐战争依靠的是国民革命军,这是一支革命的武装,但孙中山则是依靠地方军阀打北洋军阀,此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意义类

[词语解释]意义指的是价值和作用.广义上的意义,范围很大,一般地讲,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经验、教训等都属于“意义”的范畴,所以,如果题目问及某一事件的意义怎样,上述提到的这几方面都应加以考虑。

[应用训练]"五四运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解题思路]此题就是典型的要从意义的方方面面进行回答题目。它的答案涉及到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伟大功绩、影响等。

[参考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站在运动前列的是青年学生,他们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在运动前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在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发表文章和组织社团,与进步青年联系,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他们是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2)五四运动波及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3)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作用

[词语解释]作用就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或效用。

[应用训练]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大运河开凿的主要作用。先看选项A,根据课文可知它是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但大运河开凿中繁重的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迫使农民起义,成为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并没有起到巩固隋朝统一的作用,故选项A不合题意。选项B呢,大运河的开凿的确是方便了隋炀帝的南巡,是属于运河开凿的作用,但是否是主要的作用呢?这就必须与选项CD比较后才得作出判断。选项D加强北部的边防与大运河的开凿无关,可马上排除,那么选项BC谁主谁次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基础,如果若干作用俱存,应当从经济方面寻找答案,此外,眼前与长远比较,应看长远。因为选项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符合了上述二点标准,故为最佳答案。

影响

[词语解释]影响是指言语、行为、事情对他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作用和影响的含义基本相同。但应该注意的是在历史问题中,接触到作用或影响,一般都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即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作用或影响。

[应用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它所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解题思路及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分析“二战”的影响时,就要注意一分为二,既看到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这一消极的影响,又必须肯定其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积极的影响。

经验

[词语解释]经验是指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它是指实践范畴中的成功的东西,有推广的价值。

[应用训练]简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五条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⑤组织一条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教训

[词语解释]教训是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认识,属认识范畴。犯了错误,失败了,但仍可以作为一面镜子,供后人借鉴,使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教训的意义所在。

[应用训练]简要概括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解题思路]抓住“文革”内乱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便可以从教训的角度理出此题的答案思路:①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安定团结,不要搞内乱,反对极左。③要完善法制,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官员不要有法不依,破坏法治,人民应该守法

(四)启示类

[词语解释] 通常采用启示、借鉴、说明了什么、认识、看法为提示语。其中,“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的认识。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及历史感悟能力。“认识”在哲学意义上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前者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后者是在感性认识上形成的反映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与“启示”有所不同的是,“认识、看法”需要学生表明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得出规律性、本质性的结论,或者从经验教训中提炼出历史认识和看法,强调的是依托问题谈自己的感悟。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对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实际就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对问题做出简要的分析评价;由某一具体问题上升到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通过对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提升到理性高度。

[答题步骤] 解答“启示类”试题可按如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是“读”。一是读懂背景材料的中心意思,明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历史现象或问题;二是读懂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哪方面的启示,这是解答好试题的前提。第二是“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二是找出教材中对此类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基本知识,并分析产生这些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这是解题的关键。只有找出原因,我们才能明确今后应该借鉴哪些经验,避免哪些错误。只有回归教材,找出相应的观点和表述,我们才能将原因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提炼出精炼的答案。第三是“提”。根据前面所找出的历史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应该怎么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避免什么,这是答题的落脚点。当然,答好此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以套用,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考生在备考中要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练习,并注意不断通过对比、归类、归纳去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